赍志而殁的成语故事


赍志而殁

拼音jī zhì ér mò

基本解释赍:怀抱着,带着;殁:死。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。

出处南朝 梁 江淹《恨赋》:“赍志没地,长怀无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赍志而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赍志而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动声色 宋 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,可谓社稷之臣矣。”
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虽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为。”
鹰击长空 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词:“ 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”
堂堂一表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洒家,堂堂一表,凛凛一躯,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,终不成只这般休了!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反老还童 清 翟灏《通俗编 识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长乐无极老复丁’即《参同契》所云老翁复丁壮也,今变之曰反老还童。”
古色古香 宋 陆游《小室》:“窗几穷幽致,图书发古香。”
春冰虎尾 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互通有无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,以通其有无。”